一個下着毛毛細雨的12月早上,我來到醫院門前,耐心等待快要到達的復康巴士,準備陪伴住在老人院的長者照X光。巴士到達後,護理同事逐一把長者推到醫院大堂。其中一名婆婆眉頭深鎖,不斷掙扎,我便好奇上前問她發生什麼事。同事告訴我婆婆平時都好「曳曳」,經常喊痛並嚷着要脫掉輪椅上的安全帶。
褥瘡痛掙扎 被當不合作
這名婆婆年過90,瘦骨嶙峋,她頭戴着藍色冷帽,身體包着厚厚的羽絨。我看見她於輪椅上不停掙扎,便問她有什麼需要。她使盡力氣,支吾地告訴我她不舒服。聲音細小的她尷尬地告訴我,坐着時臀部的褥瘡會受壓,有被刺痛的感覺,所以不斷掙扎。我頓時也彷彿被針刺了一下,原來,她掙扎是因為想減輕褥瘡被刺壓着的痛楚,並不是護理同事口中說的「曳曳」。她並告訴我,平常在院舍只能長期躺在牀上,並不能坐立那麼長時間。所以,在等照X光的幾個小時裏,她被褥瘡影響,坐得愈久愈痛不欲生。她甚至用盡力氣把腳蹺起,嘗試側身坐在輪椅上以減輕痛楚。我輕撫她的小腿,才驚覺她「皮包骨」的情况,她並沒有足夠臀部肌肉,痛苦可想而知。
年齡歧視影響深 長輩存自我偏見
在這件事上,我覺得有點慚愧。其實婆婆並不是我們表面假設的「曳曳」,但很多時候我們會讓自以為理所當然的觀點影響判斷,沒有細心了解便直接將婆婆標籤為不合作。在護老行業中,對長輩的能力作不同假設可說是很普遍,只要看到他們體弱,便認為他們沒有能力,給予負面的標籤。這正正就是「Ageism」(年齡歧視)。Ageism是基於年齡而對一個人的偏見、判斷或歧視。年齡歧視在我們的文化中根深柢固,以至於長輩也會受影響而對自己充滿偏見,因為有關老年的負面信息無時無刻也在影響着他們。因此,很多時候我們會假設老年人不合作的行為有問題。正如護理同事一開始便告訴我婆婆掙扎便是「曳曳」,其實婆婆只是想表達身體上的不適,但沒有一個合適方法。
留意無聲抗議 勿着眼身體障礙
我最近在學習一種新的老齡哲學——Eden Alternative,認識到長者面對孤獨、無助和納悶(loneliness, helplessness and boredom)。這些之所以存在,部分原因在於長輩自身以外的人如何看待社會的老齡化。他們雖然年長,但仍然有自己的想法,想與他人分享。如果我們能夠更專注長者的需要,而非着眼於他們身體的障礙,我相信我們可以為他們解決面對的心理壓力。我希望引用歌手謝霆鋒《無聲仿有聲》的歌詞描述我當刻的心情:
凝神凝望 妳這串淚時
我發覺 我已完全會意
而無用妳的啟齒
2021年象徵着一個新世代。雖然科技愈來愈進步,但安老服務始終以人為本,真摯的關心不能以機器代替。我們應透過了解、聆聽和提供有溫度的服務,更重要是卸下成見,接受正經歷老齡化的長輩。有時候,他們沒法表達自己的意願或需要,他們的無奈、無助和納悶都只能反映於無聲抗議之中。2021年,我們的安老服務工作才剛剛開始。我希望每一天都能抱着認識每一位長輩的心態,並與他們分擔心事,讓他們每天也沐浴於愛和正能量當中。
Comments